鹊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txt小说网www.liderment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唐之长安,宋之开封,都是彼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。靖康之耻后,宋室南迁,东京开封城再不复往昔辉煌,后人也只能从《清明上河图》上一览其繁华盛景。

金灭北宋,蒙元亡金,这座城市也随着王朝的变迁一起浮沉。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布衣起兵,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统一中原的壮举,这座城市才再度归于汉人的统治下。

朱元璋曾有意定都开封,甚至一度将开封升格为北京,与金陵城的南京相对。后来定都提议作罢,朱元璋将开封作为第五子朱橚就藩之地,至此近三百年,开封才再复繁华。只是盛衰往复,又有几人能知道开封很快又将迎来一次灭顶之灾呢?

余诚此刻就和张管事一左一右坐在运粮马车的车辕上,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。张管事几番打探余诚的来历,都被余诚应付过去。直到视野里出现一道高高的土墙向两侧绵延开去,余诚远远看着,好奇问道:“开封的城墙上怎么还长着树啊?”

张管事哈哈笑道:“余老板看来是没来过开封哪。那是土城,可不是城墙,只是开封城外的护城堤。”

“护城堤?”余诚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。

张管事解释道:“余老板有所不知,开封城因为在黄河边上,时常受到黄河水患的侵袭。从元朝开始就沿着城墙修筑堤坝,用来防水,后来一度被水冲毁。正统年间于少保再行修筑,之后景泰朝又加筑一次,才有此番模样。有了这道护城堤,开封城虽不能说是高枕无忧,但寻常水患就不足为惧了。”

余诚心中好奇,“于少保?哪个于少保?”这就是上课时只顾着看小说不好好听课的下场,听到“少保”两个字,脑袋里能想到的就只有被韦爵爷斗垮的鳌少保。

张管事比余诚还奇怪:“自然是于谦于少保,还能有哪个?”

余诚恍然大悟,再怎么孤陋寡闻,这个名字总还是知道的。不知道的话轮不到历史老师出手,语文老师就该拎着四十米长的大刀来把你千锤万凿了。只是没想到这位于少保,不仅能写诗能打仗,民政也能搞这么好,真是厉害!

等车队到了大堤跟前仔细看了,只见大堤底部约有十几米宽,高五六米,难怪刚才在远处会把它误认做开封城墙。

大堤离城墙还有几里路,但视线以内从土堤到城门,满是熙熙攘攘的客商。这其中既有如张管事这般的大商队,也有挑着担子的小货郎,货物从柴米油盐到石炭、布匹,应有尽有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我被迫开中医馆的那几年

我被迫开中医馆的那几年

叶思清
文案:实习结束前,叶蓁请了一周事假。回来后,叶蓁发现自己的留院名额被同班一名富二代同学给顶了。于是她小手一挥,决定回家继承遗产。然而,继承遗产是有条件的!于是,为了继承千万遗产,叶蓁迫不得已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商圈内开了一家中医馆,开启了“艰难”的中医生涯。刚开业当天:门可罗雀,无人问津。路人:啧,这中医也太年轻了,这医术肯定不行!开业后不久:人山人海,水泄不通。患者a:神医,我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就高
修仙 连载 80万字
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

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

紫色之水
穿越北宋,成为徽宗皇帝本该早夭的嫡次子。 赵柽表示压力很大。 北有辽金,西有夏蕃,南有大理,东有高丽,鞑靼更是蠢蠢欲动。 朝堂之上,朽木为官,殿陛之间,禽兽食禄,狼心狗行之辈,汹汹当朝,奴颜婢膝之徒,纷纷秉政。 赵柽处心积虑,党同伐异,只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靖康大变。 可忽然有一天,一个姓洪的老掉牙前太尉来找他,说几十年前,曾在龙虎山放走过一窖妖魔! 赵柽震惊之下,顿时黑人问号脸。 我呕心沥血十六年,
修仙 连载 166万字